事发突然,在一次更新了 NAS 系统之后出现了奇怪的故障,导致无限卡在加载中页面且丢失系统组件,进而让我装在 NAS 虚拟机中的 Home Assistant 一样停摆。经过深夜的排查和搜索资料后,我才意识到原来是厂商的问题,小心翼翼地根据网上的教程一步步降级回旧版系统,终于把它们救了回来。
看着辛苦搭建的全屋智能家居终于从一大片的「未响应」和感叹号回到正常状态,我瞥了一眼手机,才意识到此时已经是凌晨四点半。情绪从生气慢慢平复,我不禁思考,凭什么因为一次厂商的疏忽造成的后果需要我来承担?为什么到现在我还要用 Home Assistant?前面的问题我无法知晓答案,厂商大概率也不会给我任何赔偿。但回答后面的问题却不难,因为我需要用 Home Assistant 来接入家里形态、品牌、协议、平台各异的智能家居。
可转念一想,现在都 2024 年底了。明明那个要建立大一统生态的 Matter 协议已经出来了 2 年,为什么它却没办法拯救我的处境,反而令我对 Home Assistant 的依赖越来越深?
Matter 协议在互联网协议(IP)上运行,并通过一个或多个控制器来连接和管理本地网络中的设备,消除了对多个专有网关的需求。Matter 认证的产品其核心功能不依赖于互联网连接,旨在本地运行。利用 IPv6 寻址,Matter 标准促进了与云服务的无缝通信。Matter 的目标是促进智能家居设备、移动应用程序和云服务之间的互操作性,采用基于 IP 的特定网络技术套件,如 mDNS 和 IPv6 。通过坚持在OSI 7层模型的应用程序层上运行的网络设计,Matter 与 Zigbee 或 Z-Wave 等协议不同,理论上...
我想用一种更简单的例子来说明 Matter 协议是什么,而不是这些让人疑惑的技术词语。
每一个智能家居单体设备就是你我一个个独立生活的人,例如我是一个贴在大门上的门窗传感器,你是一个接在开关面板上的智能开关,ta 是一个插着电源的智能音箱。每一个单独的我们组成了庞大的社会,一如种类非常之多的智能家居设备构成了今天丰富的智能家居世界。
然而,单独的个体并只能做到理所能及的事情,想要齐心协力创造更多可能性,就需要合作与沟通。沟通,则要求我们都了解一种语言 —— 而这就对应了智能家居的协议。就好像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都能够最终靠普通话与汉字交流;ta 们是英国人和美国人,就需要用英语来对话。
Thread:一种基于 IPv6 的低功耗无线网状协议,功耗低、反应速度快且无需额外的网关,被视为面向未来的智能家居「完美协议」,但至少需要一个支持 Thread 的边缘路由器;
Zigbee:一种低速短距离传输的协议,具有低耗电、低成本、支持大量网络节点等优势,但必须要一个网关。若网关掉线所有连接到网关的设备都会掉线;
低功耗蓝牙 Mesh:与 Zigbee 类似,基于低功耗蓝牙的网状传输协议,同样需要网关也会面临和 Zigbee 一样的问题;
Wi-Fi:功耗很高但传输速度快且承载的数据量大。通常用于持续通电的设备,如网关、一些灯泡、智能音响和大家电等;
Matter 有些特殊,它虽然叫协议,却不是智能家居之间说话的语言。但要在解释这样的一个问题之前,还需要明白智能家居的「国籍」,也就是平台。
你时常听到的米家、Apple 家庭、华为 HiLink 都是平台,在智能家居中扮演着「国家」的角色。所谓的「接入 XX 平台」,也就是意味着它拿到了这一些平台发给他们的「国籍」。有些设备是「单国籍」,意味着它直接入了一个平台;有些设备是「多国籍」,就说明它接入了不止一个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拿到了什么国籍(接入了什么平台),和说的是什么语言(协议)同样没有特别大关系。不过,确实一些平台支持的协议较为单一,而也有一些平台支持的协议包罗万象 —— 是否也很像真实的人类世界?
这个时候我们就能来理解 Matter 是什么了。虽然 Matter 称为协议,但它更像是一张各个平台都承认的「通用绿卡」。例如,Apple 家庭、Google Home、涂鸦智能这一些平台已经添加了 Matter 协议的支持,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它们认可了 Matter 设备在自家的「合法居留权」。只要是手持 Matter 这张绿卡的智能家居设备,就可以在各个平台畅通无阻地来回。
不过有意思的是,Matter 是基于 IP 协议进行开发的,因此同样基于 IP 协议的 Thread、Wi-Fi 乃至有线网络设备都可以直接接入 Matter,但对于不是基于 IP 协议进行开发的 Zigbee 和大部分蓝牙设备,就不能来直接来「申请绿卡」了(尽管 Matter 设备在初次接入的时候是使用蓝牙来进行配对的)。然而,目前仍有海量的智能家居仍旧用着这两种协议,难道就没有很好的方法了吗?
也不是。只要中间有一个「传话人」来帮两边互相传递内容,也就是通过一个支持 Matter 的网关将 Zigbee 和蓝牙设备转换成 IP 协议,这些设备就也能桥接进 Matter 了。不过,桥接的方式虽能让现有的老智能家居设备拓展出 Matter 的功能,但说到底这只是 Matter 面对当下智能家居协议割裂的一个妥协办法,并不是面向未来的解决方案。
在撰写这篇稿子的当下,我的手机上依旧装着 7 个智能家居的 App,而且这还是在我尽可能删去了平时不太需要的 App 前提下。尽管我已能用 Apple 家庭和 Home Assistant 控制大部分的设备,但许多设备的细节功能,我依然要到它们专有的 App 里去操作。
不停在 App 间来回切换只是麻烦一些,倒也能够忍受。但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想要实现跨平台自动化就是件抓狂的事情了:
对于部分智能家居深度玩家来说,这些并不是不能够实现。但无论是借助跨平台网关的虚拟开关,还是自建 Home Assistant 系统,都是有门槛且十分复杂的事情。
Home Assistant 作为开源系统,从硬件购买、系统安装、设备接入以及后期出现问题的 debug 都要自己操作,复杂程度这里暂且不表,许多人可能看到全英文的安装文档就已经放弃。而第二种跨平台网关的虚拟开关虽然省去了这些代码操作,但也依旧需要较强的逻辑和基础的计算机科学知识,对许多只想使用智能家居的大众而言,也有着不小的难度。
简单举个例子。易来(YeeLight)前不久发布了一款 Pro S20 的智能网关设备,它不仅能为易来的设备颁发「Matter 绿卡」,让它们接入到 Apple 家庭这样支持 Matter 协议的平台,还能同时将设备添加到米家、美的、海尔多个平台中,并依靠虚拟开关联动,来实现跨平台的自动化,就像这样:
首先,在易来 Pro S20 网关中生成一个双键的虚拟智能开关,这个虚拟开关会同时出现在所有接入了网关的平台中; 接着,设定 Apple 家庭中的自动化:当温湿度传感器检验测试到湿度较低 → 打开易来 Pro S20 虚拟开关左键 此时,其它所有平台中的虚拟开关左键也会被同时被打开 最后,再到米家设定好自动化:当虚拟开关左键被打开 → 打开加湿器。
直到 2024 年的现在,我们仍就需要如此复杂如此曲线救国的方法,才能实现「当 Apple 家庭中的温湿度传感器检验测试到湿度较低时,打开米家中的加湿器」这个简单自动化的跨平台联动。而且,怎么能有人忍受得了在各种 App 里出现一堆的开关的?
可在不少介绍和评测它视频中,UP 主们都在欢呼「相互连通时代的到来」。但这个到来,是不是有点太绕太复杂太有门槛了?
相比较这些弯弯绕绕的方法,Matter 从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就显得优雅和简洁许多。它的愿景就是为消弭各个智能家居生态间的壁垒而努力,解决不一样的品牌和平台之间的兼容性问题,让用户不用再被困在一个平台和生态中。只要设备支持了 Matter,就可以在 Apple 家庭、Google Home、Amazon Alexa、涂鸦智能、Aqara Home 等多个智能家居ECO中添加和使用,或是实现跨平台自动化。
例如上面举的例子,如果米家、海尔都支持了 Matter,那么随便打开一个可以接入 Matter 设备的 App,你都可以将米家和海尔的设备接入,并在一个 App 里设置那些自动化,不用自己费时费力去搭建 Home Assistant 这样的平台、不用下一堆的 App,不用买额外的硬件、不用创建虚拟开关、不用设置复杂的逻辑,只要在一个 App 里设置就能搞定。
Matter 对于大部分普通用户而言,最大的价值便在于此。除此之外,它还实现了这些:
更高的安全性,且支持 OTA 更新。Matter 使用基于 IP 的通信,使用了证书管理和端到端加密,让设备之间的通信更安全。而且,智能家居设备制造商必须要拿到 Matter 认证才能推出 Matter 设备,且 Matter 认证还要求必须涵盖整个设备的「生命周期」,包括生产、销售、使用和后期维护阶段。也就是从厂家开始生产 Matter 设备直到它淘汰,都要一直满足 Matter 持续更新的安全标准;
减少了新设备添加的复杂操作。Matter 引入了统一的设备配对方式,在支持 Matter 的 App 或智能家居生态的 App 中,只需要打开设备的配对模式,扫设备上的 Matter 配对二维码或 NFC 一碰,即可将设备添加到新 App 中;针对不同设备,Matter 还允许用户在配对过程中选择网络或提供特定权限,也支持某些高级功能的手动配置;
优先本地化控制,减少云端依赖。Matter 设备会优先选择在本地的局域网内控制,减少对云服务的依赖。即便互联网连接发生故障,你仍旧能在本地控制设备或执行部分自动化。同时,将数据留在本地不上云,也让数据安全进一步有了保障。
看起来,Matter 是一种很美好的理想。可实际上,我们仍就身处漫漫长夜,还不知道黎明何时到来。
Matter 帮我们畅想了一个没有智能家居生态隔阂的美好未来,无论什么设备什么平台什么协议,大家都倚靠在 Matter 这棵大树之下,彼此友好相处。但你发现这句话的问题了吗?「畅想」和「未来」这两个词的现身,说明它还没有来。
如果你去翻看各家支持 Matter 平台的介绍,你都会不约而同地在介绍页面里不显眼的地方发现一行小字:
如果您想要控制 Matter 智能设备,您需要在每个智能家居平台都添加一个 Matter 中枢。
也就是说,想要用上 Matter 的设备,并不是单纯买了 Matter 的设备就能实现,它同样需要一个「中枢」。只要我想让 Matter 设备新加入一个平台,那么就必须购买那个平台专属的 Matter 中枢。
这是因为,Matter 的设计初衷仅仅是为了实现跨平台的操作,但具体到每个智能家居生态,仍然需要一个设备或软件实例(即 Matter 中枢)来协调和管理设备。Matter 中枢既可以充当网络管理器,处理像是 Wi-Fi、Thread 这样的 Matter 智能家居设备通信协议,还可以保存平台内设备的权限、配置信息以及设备状态。
在 Matter 系统中,每个平台的中枢只管理自家相关的设备数据,不会在与其它生态的中枢共享,保障了用户数据隐私。同时,不同平台对 Matter 的支持程度和功能可能不一致,而厂商为保障使用者真实的体验,通常都会对自己的生态做一定优化。这时候,一个独立的中枢就能确保平台的功能被完全发挥,也避免了某个平台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时,影响到其他平台工作的问题。
当然,这样带来的问题也很明显:用户每想要拓展一个支持 Matter 的智能家居平台,就需要多花一笔钱购买该平台的 Matter 中枢。
除了中枢之外,Matter 产品本身的售价也比非 Matter 产品高上不少。这是开发成本和商业使然,我们会留到后面说。
这里还要指出的一点是,此前有不少智能家居厂商都宣布,自家的旧产品会通过软件更新支持 Matter,但到头来却有许多厂商其实是给用户开了「空头支票」。它们承诺的旧产品并没获得支持 Matter 的软件更新,反而是通过推出比此前更贵的新款产品来实现 Matter 支持,又或者软件更新里充满了 Bug。如果想要换新,旧产品怎么样处理、新产品的涨上去的售价和使用体验的下降,都是用户实实在在要面对的问题。
无论是 Matter 中枢还是产品,它们的价格都不便宜,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新生的事物总有一个成长的过程,Matter 也是如此。自从 2022 年底 Matter 1.0 协议发布以来,它以每半年一次的速度更新着,如今已经来到了 Matter 1.4。那你猜猜,Matter 从 1.0 到 1.4 的过程里,最重要更新内容是什么?
目前,Matter 对接入的设备类型有明确定义。例如灯泡、开关、门锁等常见智能家居设备:
1.0(2022 年 10 月):支持基本的灯泡、插座、开关、风扇、门锁、窗帘、恒温器(空调)、扬声器和门窗传感器、人体传感器等;
1.1(2023 年 4 月):错误修复和连接优化,没有添加新设备支持;
1.2(2023 年 10 月):添加烟雾 / 一氧化碳报警器、空净、空气质量传感器、冰箱、扫地机器人、洗衣机、洗碗机等设备支持;
1.3(2024 年 4 月):添加烘干机、抽油烟机、微波炉、水龙头阀门、水浸传感器等设备和能源管理支持;
1.4(2024 年 10 月):添加太阳能能源设备、热水器等设备支持;
尽管 Matter 一直在以半年一次的速度更新,而且也都会多多少少带来一些新品类的支持,但对于用户来说,还是有些「太慢了」,且支持的设备类型还需要继续完善。如果某种设备类型没再次出现在 Matter 定义的设备类型里,那么厂商连开发都没有门路,只能等待半年又半年。
更离谱的是,尽管 Matter 已经添加了洗衣机、烟雾和一氧化碳警报器、冰箱等产品品种类型的支持,但目前市场上却没有对应的单品能供用户选择购买。以及,你有没注意到一个很常用的设备始终没获得 Matter 的支持?没错,就是摄像头。虽然 Matter 一直宣称会支持摄像头接入,但却一直在跳票,也没有准确的支持时间表。同样的,人体存在传感器、Wi-Fi 路由器在 Matter 里也面临着一样的遭遇。
在讲这样的一个问题之前,要先对我们上面所提到的「通用绿卡」和「国家」的介绍方式来进行一个补充。由于那是一个便于理解而经过简化的模型,真正到了实际使用的时候,它其实有非常多的情况需要解决。
要想了解这一个问题背后的原因,就有必要了解更深入的知识。在 Matter 协议里,它为智能家居定义了两个主要角色:
Node(节点):也就是我们所理解的支持 Matter 的智能家居设备,如灯泡、门锁、插座等。此外,一个 Matter 设备有可能包含一个或多个节点,例如「桥接节点」角色中,一个 Zigbee Matter 网关会将网关下的 Zigbee 子设备作为虚拟节点添加到 Matter 网络中;
Controller(控制器): Matter 控制器其实也是一个节点。不过与上面两个节点角色不同的是,它是作为节点设备的控制端,负责管理和控制其他节点。Matter 控制器是一般来说是一个设备或应用程序,通常部署在手机、平板、智能音箱或网关等设备上。例如,Home Assistant、Apple 家庭和 Aqara Home App 就是 Matter 控制器,能发现、配对和操作设备。
接着,我们应该了解一个「多管理员模式」的概念。为了让 Matter 设备能够在不同控制器之间来控制,Matter 引入了「多管理员模式」,允许一个 Matter 设备被多个控制器同时管理,且无需设备在多个平台上重复配对,也不会导致功能冲突。
不过,考虑到安全因素,Matter 设备只能在第一次与控制器配对时,使用贴在设备上的 Matter 二维码或 NFC 做相关操作。一旦它和一个控制器配对之后,这个配对码就失效了,不然任何一个来你家的人,只要在手机上装一个支持 Matter 的智能家居 App 就能和你家的灯配对,那多少是有点吓人。
所以,Matter 设备在后续需要接入更多控制器的时候,多管理员模式就登场了。它会使用已配对的控制器分享出来的配对信息来做相关操作,保证安全和体验。这么看起来似乎有些绕,我们仍旧是举个例子来讲述。
以 Apple 家庭和 Google Home 为例,典型的添加多管理员模式操作如下:
1.用户将一个新的 Matter 智能灯泡与一个 Apple 家庭 App(控制器)配对。配对完成后,设备和控制器之间建立了安全的 Matter 通信通道;
2.用户希望在 Google Home App 里控制这个灯泡,于是在 Apple 家庭 App 里选择「打开配对模式」,发起多管理员模式申请。此时 Apple 家庭 App 会生成一个时长有限的安全设置代码;
4.新控制器(Google Home App)尝试与设备建立连接,验证各种配对和安全信息;
5.验证通过,Google Home App 获得节点的控制权限,并且在控制设备时,状态会在所有控制器中同步。
然而,Matter 协议并没有强制要求 Matter 设备必须支持多管理员模式(是的......很难理解但确实是事实),也没有强制要求必须要和所有 Matter 控制器适配,这留给智能家居厂商操作的空间就很大了。
又比如,某个 Matter 设备虽然做了多管理员模式支持,但它只做了 Apple 家庭和 Google Home 平台的开发,但其它平台都没做,那么你就只能用上述两个平台的 Matter 控制器,即 Apple 家庭 App 和 Google Home App 进行 Matter 设备的添加、配对和控制操作。
而具体到厂商到底会适配什么 Matter 平台、适配到什么程度,有时候就不完全是一个技术问题,也与厂商的商业策略和开发成本有关。对于 Apple 家庭、Google Home 或是 Home Assistant 这种大平台,厂商的适配就会更加积极,而比较小的 Aqara Home、Tuya 这些就只能往后靠,甚至某些 Matter 平台之间有着竞争关系,干脆就不适配了。
就像上面的例子,Aqara M3 中枢不能添加到涂鸦智能平台,可能就是因为 Aqara 与涂鸦智能在市场上的竞争关系,因此并没有给涂鸦智能平台开发多管理员支持。
而且,Matter 协议还有一个名叫访问控制表(Access Control List,ACL)的机制,大多数都用在管理设备与控制器、设备与设备间的权限,允许某些控制器完全控制某个设备,或限制某些控制器只可以使用部分控制某个设备。例如,我可以让一个 Matter 灯泡在我自己厂用的 Apple 家庭里使用它的所有功能,包括开关、亮度和色温,而小朋友用的 Google Home 控制器我只希望他能开关就好。
不过,厂商也能够最终靠这个功能来限制设备与别的设备或控制器之间的交互。即便 Matter 设备和平台有了互相支持,允许互相添加,但或许你获得的功能可能就是缺失的,甚至是无法添加某个设备。
到这里我们也不难理解,Matter 其实只是为平台间提供了一套通用的通信标准,但它并不是未解决智能家居平台间的竞争而出现的。通信层面的互操作,并不等同于完整的生态兼容性。换句话说,不是所有贴了 Matter 标签和 Logo 的设备,就能随便接入一个支持 Matter 平台。
其实,Matter 协议本身很好,在技术层面它是足够「包容」的,问题其实出现在制造 Matter 设备的厂商之间。能接入什么平台、能放行哪些设备、能操作什么功能,全看厂商想不想和愿不愿意 —— 毕竟厂商并不是做慈善的,Matter 的出现仅仅是丰富其他生态的一个手段而已。
目前,Matter 协议在海外发展较为迅猛,在国内却不温不火。占据国内大头的米家,以及华为 HiLink、美的美居、海尔智家等常见智能家居品牌都对它不理不睬,只有少数的几家支持。而且,在海外频发 Matter 产品的 Aqara,在国内为产品更新 Matter 支持的步伐也明显比海外缓慢许多。
海外的智能家居市场呈现出「多巨头」并行的格局,Apple 家庭、Google Home、Amazon Alxea 作为老牌的智能家居平台,已经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生态。在过去,某个产品需要为每个适配的平台单独进行开发适配,开发工作量大且需要同时维护多个平台来保障使用者真实的体验,而现在只需要适配 Matter 协议,就能在让用户自由选择需要接入的平台,节省了开发成本的同时,还提升了用户的体验,一举两得。
然而,国内的环境与海外截然不同。目前,国内的智能家居平台几乎是米家独大,Apple 家庭专攻 Apple 生态的玩家,其它平台的用户寥寥无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就只有这两个主要的智能家居平台。小米虽然是 Matter 背后的「连接标准联盟」的参与者,却至今不支持 Matter,仅剩 Apple 家庭这个「独苗」。因此,大陆用户购买 Matter 的产品实际上能无痛使用的平台也只有 Apple 家庭 —— 既然只有一个平台,那也就不怪国内的厂商兴趣低迷了。
这也就不难解释,国内智能家居品牌在出海时,为了可以在各个平台都累积用户,对 Matter 乃至新的通讯协议 Thread 热情就多了不少:毕竟来到了客场,也不得不考虑对目前国际主流大平台的兼容。
说实话,影响大众消费者最终决策的决定性因素并不是平台和协议,而是设备的价格和种类。
米家之所以稳坐全球最大的物联网平台,主要是因为它来者不拒,并且价格实惠。假设你只是个普通的小白用户,在货架上看着一个 69 元,只支持米家的灯泡,和旁边一个售价 159 元支持 Matter 和最新 Thread 协议的灯泡,你会选择哪个?
我想在这里引入一个「解释成本」的概念,这是一个很多人未曾注意的角度。表象上,这两款灯泡在功能上都能轻松实现手机控制,能调节亮度、色温和颜色。但在表象之下,二者的内核的确截然不同,一个用着蓝牙 Mesh 协议,只支持米家;一个用着 Thread 协议,拿到了最新的 Matter「绿卡」,可以在多个平台畅行无阻。
但核心问题就在于,我作为普通用户,为什么我需要去了解这些?明明它俩实现的功能就是完全一致的啊?换做是我,我也会毫不犹豫投入米家的怀抱。
因此,作为厂家,就需要不停地进行「解释」:如何用用户听得懂的语言去告诉大众用户,多出来的 90 块钱花在了哪里,比如 Matter 协议好在哪、多平台共用的优势、Therad 协议的稳定性和想用速度等,最终说服用户购买更贵的产品。可是,这期间耗费的精力折算成经济成本,其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最致命的是,Matter 所描绘的那些场景,也就是多花出去的 90 块钱,当下是还没办法使用的,说白了就为了给别人的理想买单。
如果用户能明白,或是相信了厂家的这一套描述和解释,选择了购买 159 的 Matter 设备,那么解释成本还算是收回来了。但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为何需要多掏那 90 块钱却享受着当验不到的东西?159 买俩米家灯泡还有的找,剩下的钱还能喝杯奶茶,有什么理由不选择米家?
信息差无处不在,而它造就的解释成本,算成经济账,企业就需要掂量一下要不要吃这口螃蟹了。
作为新兴的协议,Matter 设备有更复杂的开发和制造流程。在涂鸦智能的 Matter 帮助中心中有这么一段话:
现有存量设备做产品升级时,由于目前的 Matter 规范提供的标准类别和功能有限,有一定的概率会降低产品能力,减少产品功能,进而影响用户体验;
尽管模组支持 OTA 能力,且已完成技术验证,但当前只有部分芯片能轻松实现升级(如 CB 系列 Wi-Fi 模组),且对用户实现成本和理解成本偏高;
消费者如果要与其他支持 Matter 的第三方 App 一起使用,也要依靠 App 同步升级才能正常使用 Matter,使用限制较多,使用户体验相对较差。
由于过去的 Zigbee 和蓝牙通讯协议不能在 Matter 上直接采用,因此厂商要么开发一款 Matter 网桥来进行转换,要么干脆使用新的硬件芯片和加密模块以 Thread、Wi-Fi 来开发新的 Matter 设备。然而,无论哪个选择,都意味着过去的开发经验已经不适用了。而且,厂商还要在各个支持 Matter 协议的平台下来测试,并持续跟着 Matter 的更新迭代给用户推送 OTA 固件。软硬件开发的费用,以及向 CSA 缴纳的 Matter 设备认证费用,都是它绕不去的坎 —— 而这些成本最终都会转嫁到消费的人身上。
我们会给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冠以勇敢的象征,但在智能家居的世界里,第一个吃螃蟹却往往意味着费力不讨好。Matter 也陷入了这样的「螃蟹困境」:因为是新协议,开发成本高和生产规模的不足,导致设备种类不仅少,单个设备成本也更高。因此,早期入局 Matter 的都是「有闲钱」的大公司,如飞利浦 Hue(三个灯 + 一个网关卖 1318,并且叫「入门套装」)和 Eve,哪怕它描绘了一个十分美好的未来,一看到上天的价格,大众用户就没有了购买的欲望。
国内大部分智能家居巨头对 Matter 的冷漠态度,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倒也并不是全是坏事。至少能够说明,它们已经建立了自己成套的智能家居ECO,并不是特别需要支持 Matter 来扩大自身的优势。尽管有用户对米家「不积极支持新协议」和「不支持 Matter」颇有微词,但这并不妨碍米家继续成为全世界最大、开发者最活跃、接入品类和数量最多的 IoT 平台。
对于有用户基础的智能家居生态而言,支持 Matter 可能不是当前战略的重点。
还是以米家为例。「米家支持 Matter」这件事情,实际上有两个不同层面的含义:
从哪个角度来看,米家似乎都没有适配的理由。但有趣的是,二者的原因却是一样的:
「为米家设备添加 Matter 支持」这件事实在是吃力不讨好。首先,米家接入的设备种类和数量,都远超 Matter 最新协议所定义的范围。即使是 Matter 支持的设备类型,米家里也有成千上万款,要给这些设备都添加 Matter 支持是海量的工作,程序员肯定第一个站出来投反对票:到底是哪个天才产品经理做的「给米家设备添加 Matter 支持」的决定?头发根本不够掉了啊。
其次,商业战略部门的人也会坚决反对:适配 Matter 也代表着米家用户的流失。在国内智能家居用户中,相信绝对没米家设备的用户少之又少,毕竟它设计好看、价格实惠公道且使用门槛低。但如果哪天这些设备支持了 Matter,那用户或许就不需要再使用米家,让好不容易累积起来的用户跳槽到其它平台。
而对于「为米家平台添加 Matter 支持」这件事,算是讨好但吃力。既然米家已经支持这么多设备,何必再花费更多的开发成本来兼容 Matter?米家着实不一定要通过 Matter 那一点东西来扩充自己的生态。
如果你作为国内的智能家居开发者,你是优先支持米家还是 Matter?对于大部分体量不大的品牌而言,米家开发方便、接入简单,还有如此庞大的用户体量,必然适配的优先度更高。至于 Matter?有钱有空再说吧。
米家已经靠着多年来的积累,打造了一套良性的智能家居生态循环。不难想象,米家在未来的发展中,必然会第一先考虑稳固自家的生态,让用户留在已有的生态系统中,增加用户粘性和品牌忠诚度,并通过持续推出性能好价格低的产品吸引新用户 —— 这些可能都比 Matter 支持更具战略和商业意义。
Matter 作为一个新的标准,虽然被用户寄予厚望,但在市场眼中,一个新玩意是不是「好东西」,其实并不是看它技术有多好,而是看它能不能有越级的商业价值。
智能家居的「相互连通」时代到底来没来?如来。可我并不想被困在一个世界里,因此 Home Assistant 就成为了 Matter 时代到来前,智能家居跨平台接入有且仅有的选择。
看着我把家里的设备都统一到 Home Assistant 的时候,其实是很有成就感的:我终于能在一个地方控制所有的智能家居,在一个地方写跨平台的自动化了。但我不会告诉你的是,我在背后花费了多少时间去探索 Home Assistant 的安装、接入和维护,也不会告诉你当 Home Assistant 因为各种奇怪的、知道的或不知道的的原因突然宕机的时候,看着满屏的未响应有多么抓狂。
可是没有很好的方法,厂商不会帮我解决这样一些问题,Matter 也只能在未来(或许)才能帮我解决这些问题。
与其说我对 Matter 很失望,倒不如说对如今某些厂商很失望。智能家居生态乱成一锅粥,说到底就是一种商业竞争的表现:各家都想持续留住用户,因此渐渐垒起了高墙,将用户困在各自的生态中。Matter 的到来只能说是提供了一种跨越壁垒的解决方案,但厂商接不接这根橄榄枝,就不是我们用户能左右的了。
但世界并不是铁板一块。虽然目前 Matter 在国内处境有些尴尬,可能够感受出来的是,已经有更多的国内厂商在选择拥抱 Matter。尽管他们的体量还不大,但却展现了包容的姿态,给用户所带来了更多产品的选择,让我们不必再忍受高溢价的「舶来品」。
而平台方面,随着 Aqara、vivo 等相继宣布支持 Matter 产品接入自己 App 之后,很难说,这会不会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小勇士们联合起来「屠龙」的故事。
只希望,智能家居依靠 Matter 实现真正「万物互联」的这一天早些到来了。